很多朋友分不清“十二长生”和“旺相休囚”,甚至以为是一回事,无非叫法不一样而已。
这是在传承的过程中,逐渐形成的。
好比我之前举例那样,本来你告诉别人说你“怀才不遇”,这句话传了三天以后,别人就到处说你“不孕不育”。
关于“生旺死绝”和“旺相休囚”的来源,为节省时间,我只说结论。
在晋朝、郭璞所著的《郭氏元经》里,就记载有“十二长生”和“旺相休囚”这两种说法,两者明显是不同的,比如“旺相休囚”在用的时候仅限于月令和大运,记住,只有在月令或大运上,才以“旺相休囚”来论。而“十二长生”的底层逻辑,不同于“旺相休囚”,所以应用范围也不同。
例证,如图。
重点是,郭璞在该书中明确说明了,其理论来自于先贤,也就是说,此两种理论在郭璞的那个时期已经流传不止几代人了,并非他独创的。
这种传承,直到明朝时期,万明英的《三命通会》里,还没有混淆两者,也明确记录了“旺相休囚”仅应用于月令。
例证如图:
到了《子平真诠》这里,作者把“十二长生”对应到了月令,且不说对错,总归是比之前有了变化,但是《子平真诠》并没有否定阳顺阴逆的说法,反而详细论述了这部分内容,如图。
关于“十二长生”的“阳顺阴逆”问题,也不是后人独创,但凡你除了命理之外,多学习一些其他知识,比如奇门遁甲,也不至于否认十二长生的阳顺阴逆。
除非,你认为自己水平要远超郭璞,同时你还得把奇门遁甲这门术数完全推倒。如果你只是零星半点的读过一些清朝甚至近现代人写的书,那么真的不要轻易否定传统理论!
比如这位朋友告诉我“易理博大精深,不要轻易否定什么”。
就以“十二长生”来说,本来是有“阳顺阴逆”的,却被他否定了,反而让别人不要轻易否定什么,这不是笑话吗?
我们千万不能自以为是,更不能被伪学蒙蔽了双眼,要始终存有敬畏谦虚之心。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类似的情况我也会有,传统文化深似海,我所学的也就是一滴水而已,越深入越敬畏,越是发觉易学绝非农耕文化的产物,圣人所做无疑,作为后人能传承好已属不易!